乐清日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懋培 文/摄)日前,乐清市城南第二小学首届“小小厨神养成记”厨艺大赛在淡溪镇一家农家乐里拉开帷幕,13支学生队伍共计52名小选手与家长齐聚一堂,在锅铲翻飞、香气四溢中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
该活动以“石榴籽厨房,成长厨艺秀”为主题,分“必做项目”与“家乡特色菜”两大环节,每组选手需独立完成乐清传统美食“炒粉干”,展示各自的厨艺基本功,然后家长加入与学生合力烹制家乡特色菜,通过烹饪比拼、文化展示和团队协作,将劳动教育与五育融合理念生动落地。
“比赛开始,同学们加油,家长不可以帮忙哦!”9时30分许,随着校长许胜丰一声令下,选手们走进农家乐厨房,迅速进入状态。“滋啦——”刚走进厨房,记者迎面就看见“星辉小组”主厨五(2)班学生程莘博正将粉干滑入热锅。只见他手腕轻抖,锅铲翻飞,额角沁出的汗珠映着灶台火光,好一副大厨气派。厨房门口,还传来妈妈的嘱咐:“油多容易腻,火大容易焦,要注意炒出‘锅气’来!”环顾厨房四周,每个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烧火、切菜、翻炒……13口铁锅同时开火,油星噼啪、蒸汽升腾,农家乐后厨宛若一个迷你“战场”,空气中弥漫着美味的气息。
随着炒粉干的出锅,一旁观望的家长们早已按捺不住卷袖上阵,加入比赛与孩子共煮“家乡味道”。程莘博与母亲合作端出一盘红油滚沸的“水煮肉片”,令人垂涎不已。“我是重庆人,火红的辣椒最能代表重庆的味道!”他笑道。五(1)班的毕雨乔来自江西,她带来的家乡菜是粉蒸肉,这是外婆的“独门秘籍”,为这次比赛,她特地跟外婆学,想把这份乡味分享给同学。不一会儿,地锅鸡、麻婆豆腐、酸汤肥牛、红糖糍粑等美食陆续出锅,天南海北的乡音与菜香交织在一起,让“农家乐”顿时成了地域美食文化交融的舞台。
“我们城南二小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乡特色菜’环节不只是亲子间的互动,也是通过美食,让学生们向乐清传递各自家乡的文化。”学校老师吴媛媛告诉记者,此次活动从启动课设计菜牌、邀请函,到中期汇报完善方案,再到现场总结,孩子们全程参与策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展示厨艺。
该比赛评委团由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组成,从“外观、口感、文化创意、卫生规范”等10项指标严格打分,用贴星星和苹果贴纸为心仪菜品投票,最终评选出团体奖、单项奖及“最佳菜肴奖”。在随后的厨艺评选环节,每组选手为得到更多象征分数的贴纸,热情地招呼评委品尝菜肴。食物的香气包裹着热闹的气氛,让农家乐的宴会厅里一片喜气洋洋。
“本次烹饪大赛是我校落实五育融合理念、推进‘劳育’实践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劳动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许胜丰说,此次活动为城南第二小学首届小学生劳动素养活动的一部分,之后学校还将组织“石榴籽美食故事剧场”“舌尖上的家校共育”等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