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甜甜 通讯员 潘蕾蕾
昨日上午,随着课间铃声响起,虹桥镇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飞奔出教室。在他们的教室外,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大露台。大家在这里踢毽子、跳绳,享受快乐的课间时光。
今年,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表示,浙江省要优化全省中小学课间作息时间,鼓励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新学期伊始,各地开始试行
学生利用课间15分钟运动锻炼。通讯员 高智理 摄
“课间15分钟”。而在乐清,所有小学和部分初中学生早已提前享受到“加长版”课间带来的快乐,惠及学生达12万余名。
“传统的课间10分钟,孩子们可能刚开始玩就要返回了。拉长课间后,足够孩子们来一场喜欢的小游戏,参与积极性更高了。”不绝于耳的呐喊嬉笑声中,虹桥一小负责人介绍。
可就在一年前,乐清市教育部门还在为“怎么让课间活动热闹起来”而烦恼。校园里,随处可见小眼镜、小胖墩等,甚至个别学校出于管理需要,不让学生在课间跑动。为了让课间“归位”,去年9月起,乐清在82所小学全面推广延长课间计划,提出实施教室“清空”、学生“离座”、教师“静课”行动,将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
延长的课间时间从哪里来?学校在上午、下午均安排3节课,“一校一策”做好中午错峰就餐、午休,调整课后服务时间等工作,确保课间时间拉长,又不耽误学生照常放学。
时间有了保障,学校想方设法丰富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走出教室。在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无论是室内架空层、连廊、体育馆,还是室外体育场、小广场,随处可见小游戏装置。学校开发了纸球绕圈、迷你冰壶、数字迷宫等近百个运动小游戏供学生们挑选。此外,该校还打造AI体育学习空间,AI化身成为“数字体育老师”为学生记录运动数据。
有了足够长的时间和丰富的内容,学校还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活动空间。城南第一小学对学校走廊、通道进行了装饰改造,将教学楼之间的三个庭院打造成多功能小广场,在此铺设塑胶地面,画上多种小游戏图案,引入智慧体育运动系统,并研发了包括合作、意志、体能、创造等主题在内的“课间一刻钟”系列游戏,给孩子们提供更加多彩的活动空间。
这样轻松愉快的场景,不只出现在小学校园。雁荡镇第一中学同样将10分钟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让学生有强健的体格、向上的心态,是我们的教育目标。”该校负责人说,“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后,不仅让学生劳逸结合,也促使老师们调整上课节奏,提高课堂效率。”目前,包括湖雾镇中学、淡溪镇中学、北白象镇茗西学校等在内的10余所初中都已推广课间15分钟,并推出各类特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确保课间活动开展常态化,乐清鼓励各所学校选出学生代表担任“课间音乐监督员”,一旦出现占课现象,监督员就会举手示意,提醒老师抓紧下课,也有学校由值日老师承担起巡视监督的职责,提醒各科老师不要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