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倪珊珊
这几天,市民李女士偶尔会在饭后感到右上腹隐隐作痛,她只当是肠胃小毛病,没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感愈发明显,特别是吃了油腻食物后,李女士感觉自己右上腹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疼得冷汗直冒,连右肩和背部也跟着酸痛。日前,她到乐清市人民医院一检查,竟是患上了胆石症。
胆石症,也就是胆结石,涉及胆囊、肝内外胆管结石引发的系列疾病与相关症状。胆囊结石是在胆囊内形成的小而坚硬的结石;胆管结石则可由胆囊结石掉落至胆管所致,也可因胆道感染、寄生虫等因素引发。长期受结石刺激,胆囊黏膜会产生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倪珊珊 绘
医生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检普及,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攀升,高达10%,其中10%-15%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不适,多在进食油腻、高蛋白食物或饱餐后发作。胆绞痛发作时,右上腹或上腹部会持续疼痛且阵发性加剧,疼痛还会向右肩背部放射,同时伴有嗳气、饭后饱胀、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不过,也有少数患者毫无症状,仅在体检时才发现胆囊结石。
医生告诉李女士,她胆囊结石的形成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李女士回想,这些年她在饮食方面确实不太注意,油炸食品、肥肉都是心头好,而且吃饭毫无规律,常常不吃早餐就匆忙上班。长此以往,胆汁在胆囊中过度浓缩,胆固醇逐渐析出,最终形成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细小结石患者,若症状较轻,医生一般建议先观察,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病情。但像李女士这种症状明显的患者,需手术切除胆囊。
那么,市民平时要如何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预防胆石症呢?医生建议,首先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吸收,减少结石形成风险。同时,每天保证充足饮水,稀释胆汁。再者,要保持规律的进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尤其要重视早餐,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胆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易处于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石。
肥胖也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控制体重很关键,大家可通过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维持健康体重,可降低发病几率。平时要坚持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散步、跑步等体育活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促使胆囊收缩,利于胆汁排出,防止胆汁淤积形成结石。此外,要定期开展体检筛查,特别是有胆石症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胆囊内小结石或早期病变,尽早干预治疗。若已确诊胆结石,需积极就医,接受综合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