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丽琴 实习生 郑阿娟)2012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信访1672件,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02件,其中大案17件,要案8件,移送司法机关3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16人,违纪总金额达3289.17万元。这是记者昨日从市纪检监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当日,市纪委(监察局)就近两年干部作风建设、“三公”改革、惩防体系构建、执法效能监察、反腐倡廉教育、自身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新闻发布。这是市纪委(监察局)首次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纪检监察工作情况。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查处的大案要案,包括乐清乐成中心城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原副主任袁某某等人腐败窝案、温州虹丰粮油集团原董事长朱某某伙同他人共同侵吞国有资产案、乐清市环保局原副局长孔某某受贿案、乐清市财政局企业科原科长张某某受贿案、柳市镇绿化园林科原科长杨某某受贿案、北白象镇城乡建设服务站原站长牟某某受贿案、北白象镇东才村党支部原书记林某某受贿案、乐清市胜利塘河改造工程串标案等8起典型案件。
经分析,以上重点查办案件具有四大特点,从涉案单位来看,主要集中在建设口单位、执法部门及镇(街)、村级组织;从涉案人员看,窝案、串案现象表现突出;从发案环节看,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实施的程序多、环节多,专业性相对较强,这也导致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的发案环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违纪违法形式看,作案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查办案件工作继续保持了强劲势头,查办案件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案件来源渠道不断拓宽,我市纪检监察部门不仅开设了官方微博,还设置了乐清网络问效平台,全天候接受市民举报。同时,还注重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剖析案例,以案说纪,帮助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纪效果。
另据悉,今年1-6月份,全市“三公经费”支出307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57%。此外,我市有关部门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功拍卖231辆公车。